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统战人士风采】武汉纺织大学无党派人士、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罗维平教授:坚持立德树人,从“守初心”到“担使命”

来源:统战部     作者:统战部     发布:2024-02-26 10:52:57     点击量:

罗维平,无党派人士,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动化湖北省级流专业负责人。 2021年荣获香港桑麻基金会奖教金,多次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以及武汉纺织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研究项目,负责省级和校级研究生工作站工作,目前工作站运行情况良好。曾获得 “湖北省先进女教职工”、“教育创新标兵” 、“三育人奖”、“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优秀硕士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倾尽丹心育桃李,奉献韶华铸师魂。罗维平老师三十年如一日躬耕讲坛、潜心研思、开拓创新、孜孜不倦,认真履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仁爱之心为学生开启心灵之门,以人格魅力涵养学生的内在品质,以专业高度照亮学生的探索之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子,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华章,践行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时代使命。


躬耕三尺讲坛,从“授术业”到“育桃李”

罗维平爱岗敬业,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积极主动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她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将自己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操作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夯实基础,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科研反哺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罗维平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开展案例教学,研学相长,通过科教融合育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接产业需求,开展实验项目,积极将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行业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同时持续优化授课内容,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人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她多年来持续深入开展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主持省级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基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校企协同创新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先进的、符合行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思想,提升学术造诣。


面向国家需求,从“小课堂”到“大社会”

“科学研究不止步,关心指导不停歇”。罗维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学生培养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培育,夯实科学研究基础,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科学激情,建立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她主持“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雷电监控系统研究”和“纺织印染中心卷绕功能自适应同步控制模型及策略研究”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承担“数字化战略智慧牧场研发”和“智能防冻恒温恒液位饮水槽设备研制”等多项

产学研企业课题,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 余篇,其中被SCIEI ISTP三大收录近20篇,中文核心20余篇。她主持(负责)省级和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工作站),深入开展省级和校级工作站建设工作,搭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创建了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产学双赢,共育英才。工作站里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新环境,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协同实现工作站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学生的项目研发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她探索高校和企业的长效合作共赢机制,研究多元化校企协同、创新合作新模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符合社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研究生工作站基地位于内蒙古兴安盟,距离武汉近2500公里。罗维平虽然过了知命之年,不论寒暑,每次她都是亲自带领博士及研究生团队到工作站工作。夏天顶着高温到现场安装喷淋,冬天冒着严寒去现场调试水槽。学生们看到导师如此以身作则,学习更是努力和刻苦,进步很快。在疫情期间,企业有技术问题急需现场解决,罗维平二话没说带领博士和研究生十几人的团队,跋山涉水赶赴工作站。到了兴安盟之后当地说要隔离,没办法一群人到酒店隔离,但大家都心急如焚,在隔离期间反复研讨技术和优化方案,隔离一结束就赶赴现场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她的学生说:“罗老师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言传身教。在外出企业和项目现场实习时即使自己身体不适,也坚持亲自带队,带领我们前往内蒙古中博农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现场给我们进行专业的指导,北方寒冷的冬天使我们产生了懒惰的心理,但是罗老师每天早上都是最早到的,她身上的毅力令我们钦佩不已,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罗维平认为,研究生工作站的功能和意义在于一是给企业培育了技术人才,孵化了项目,解决了实际问题;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积累了项目经验。更主要是依托工作站整合了学生指导团队,固定了企业导师,凝练了校内博士和教授指导团队。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大幅提升了其实践能力,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这些学生毕业后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到了理想的专业技术岗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力量。

创新育人模式,从“兴趣点”到“突破口”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提升学生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加强一流学科建设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担当常规教学所不能及的重要教育功能,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罗维平长期注重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高水平学科竞赛,研究生积极备赛、踊跃参赛,屡获佳绩。多次指导学生荣获“华为杯”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西门子杯”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数杯”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多个奖项;获得“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庭事务提醒按钮系统”和“一种基于AGV的整经纱架自动挂纱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授权;获得“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无人机飞控软件”和“智能水槽ESP8266交互小程序”等多项软件著作权。形成了一大批物化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Copyright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