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统战人士风采】九三学社社员生鸿飞教授:怀环保热忱走天涯,以赤子之心做教育
来源:统战部 作者:陈哲 王超然 高泉 谭曼 发布:2023-06-06 11:09:28 点击量:
生鸿飞,男,1964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九三学社社员。武汉纺织大学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获武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在武汉理工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7年10月到武汉纺织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工业设计系系主任。担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湖北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湖北工业设计理事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教研项目2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2项。发表EI论文12篇,出版教材1部、英文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进步三等奖等奖励。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纺织文化传播》负责人(2014),国家一流课程《中国纺织文化》负责人(2022),湖北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国纺织文化》负责人。先后荣获香港特区政府桑麻奖教金(2016),武汉纺织大学“道德模范”称号(2016),武汉“洪山好人”称号(2017),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017)武汉“感动洪山十大人物”称号(2018),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2019)。
“传下去”的绿色
生鸿飞教授是江苏南京人,家住在长江中下游,对这条6300多公里的长江,他充满了好奇,想去它的源头看一看。2000年他报名去了青藏高原。在那个年代,青藏高原没有通铁路,公路也很少。在这世界第三极,他感到了一个人的渺小,却也感受到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之巨大。环保的理念或许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生教授说,曾经人类的活动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环境污染致使白鳍豚消失;过度捕捞让“长江第一鲜”的鲥鱼成了老一辈回忆中才有的美味……所幸人类及时止损:长江十年禁捕,江豚和其他各种鱼类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回升;而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更是在这么多年的各种保护政策下,数量明显增加。
生教授认为,从前人们对很多濒危动植物、一些岌岌可危的自然生态系统都缺乏了解,比如曾经的藏羚羊和可可西里,以至于在他在武汉接受采访时,还有人说“欢迎从西西里回来的生鸿飞教授。”这让他啼笑皆非。
但令生教授欣慰的是,随着二十年来人们对青藏高原的不断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等濒危物种得到了及时的拯救。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最为环保的铁路,它在修建时为动物预留了许多迁徙通道。国家的这些举措让生鸿飞很是自豪:“美国是先发展再污染再治理,而我们中国是边发展边治理。”
直至今天,生鸿飞教授对环保活动的热忱依然不减半分。他在新的方向上为环保做贡献:“人都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嘛,我的特长就是教书,所以我近几年一直都在各地做报告,还在一些志愿者活动中做面试官。”前不久在阿拉善的公益组织做的报告正是他一刻不停地走在环保这条路上的有力证明之一。
而作为志愿者面试官和培训师,生鸿飞教授对环保志愿者也有着一定的要求。第一是要志愿者能够在集体中发挥“共性”。“青藏高原啊,4500米的海拔,对人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据生鸿飞回忆,那时的志愿者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各有想法,这在高原上是很危险的。压抑个性,发挥共性,才更有助于大家更好的活下去。至于什么是共性,生教授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高深的东西,“几个人一起聊天,打游戏,这不就是共性?”其次,他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志愿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高原上,首先就是高原反应,这不是凭意志就可以克服的。”生鸿飞一直呼吁年轻人要积极锻炼,增强体质。
最后,生鸿飞教授说,为志愿者介绍高原上的各种生物;介绍当地的文化,让他们懂得尊重各地文化差异,以防止他们同当地人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都是十分必要的。
“留下来”的青春
从1997年开始,20年来,生鸿飞教授每年都会为毕业班学生拍摄毕业照。因为爱好摄影多年,他平时喜欢用拍照记录生活,而且很早就“玩”起了无人机。给学生拍摄毕业照的初衷很简单,一方面他和学生相处四年,感情很深,希望通过拍毕业照的方式给同学们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另一方面是想有所创新,以前拍摄毕业照是大家穿着学士服站着拍照,比较刻板,这种不同寻常,有新意的毕业照拍摄方式也会让同学们记忆深刻。自己的毕业照能够登上报纸,没有比这更让人印象深刻的了。
创意毕业照现在早已出圈,成为众多高校拍摄毕业照时效仿的对象,给广大学子留下了有关大学的独家记忆。近两年,生鸿飞教授的创意毕业照在《长江日报》等多家报纸上刊载,并广泛在朋友圈刷屏,引来网友大量点赞。当时无人机应用不如现在这么广泛,航拍的方式也尚未普及,生鸿飞教授选择以操场上的草坪为背景,用卫生纸在草坪上勾线,让学生摆成小船,毕业的字样,再发挥自己工业设计的专业本领,在电脑里勾勒好草图,再根据草图不断调整学生的位置,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前期艰难的拍摄部分完成后,就是后期制作和文案创作的工作。每年毕业季,武汉百万学子各奔东西,相处四年的学生即将分别,离别的情绪涌上心头,恰逢政府百万学子毕业留汉的号召,生鸿飞教授决心以热干面、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等武汉元素进行创作,再配上令人动情的文案,让毕业生们有所感怀,进而留在武汉。青春不散场,留在大武汉,生活新启程。
又到一年毕业季,生鸿飞教授希望他的创意毕业照能让毕业生们想起吃过的热干面,一起看过的黄鹤楼,春日漫天飞舞的樱花,从而决定留在一年四季都满是诗情画意的江城武汉。今年的毕业照更是让学生大开眼界,他邀请到院士、校长参与拍摄工设专业的毕业照,让学生们记忆难忘。
(纺大工设专业11901班毕业生和校长徐卫林院士、副校长傅欣教授、生鸿飞教授等合影)
“跑出来”的知识
生教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重大教研项目2项,省级重大教研项目两项。发表EI论文12篇,教材一部,英文专著一部,发明专利授权3项。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进步奖奖项。他在项目研究过程中遭遇了诸多困难,但在困难面前,他毫不畏缩,并积极寻找应对方法,最终取得了成功。
于他而言,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他的课程《纺织文化的传播》被列为国家级精品课,这不仅是他在国家级课程上的突破,也是武汉纺织大学第一个国家级课程的突破。课题的研究,离不开理论学习,无论是研究的方法、途径还是手段都需要理论的指导,但在此之前,学校并无一人有过此类成功经验,因此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理论依据比较单薄也比较浅层次缺乏专业引领。但是他苦心钻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风雨中前行。经过了数年的沉淀,做成了这个国家级精品公开课。
生教授是学习工业设计的,《纺织文化的传播》课程属于文科类研究项目,因此这种跨学科研究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也许小时候对文科有兴趣,但是毕竟没有深入系统地去学习过,所以当时做纺织文化这个课程时压力特别大。”生教授回忆道。因为习惯了理工类论文的模式,所以在转换到文字类叙述时十分吃力。尽管自己脑子里已经有了构想,却无法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但是后来,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并付诸了实践。这个方法便是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他用工科的思维去理解文科的内容,另辟蹊径。理科一般讲究科学求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并勇于提出问题,用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科学精神去审视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性的想象力去解决交叉学科中的难题。于是他跑遍了大江南北去寻找答案。每到一处,先去当地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物中所蕴含的而未被发现的新的知识,再将这些知识融入课程中去,这样就形成了他自己所具备的独特的理论知识。
他说:“知识不仅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实践。”生教授在讲课时,总会为同学们讲述他‘跑出来’的知识,在课堂上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生教授用“跑出来”的知识,创设了武汉纺织大学第一个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学校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他还将以更大的热忱,努力行进在建设美好纺大的新征程上。
(作者:陈哲 王超然 高泉 谭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