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人士风采】民进武汉纺织大学支部主委游锡火教授:伟大时代,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统战部 作者:统战部 发布:2024-06-11 08:59:33 点击量:
游锡火,1969年3月出生,浙江台州人,博士,武汉纺织大学生物工程与健康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进武汉纺织大学支部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全健康、农业经济与技术,人兽共患病防控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发明专利60多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2018年入选教育部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020年入选湖北省双创战略团队带头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21年入选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产业教授”,获评北京市优秀民进会员,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获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2023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社会兼职: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亚人兽共患病防控创新院执行院长、“科创中国”绿色无抗养殖及精深加工产业服务团团长、湖北省人兽共患病防治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公共卫生分会副会长、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寄生虫防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兽药协会理事、湖北省动物保健品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科协委员,黄冈市政协委员等。
“创业与创新”:专注于动物驱虫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值创业初期的游锡火偶然发现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项目的广阔前景,他便毅然决然从一名教师走上了兽用驱虫药物研发推广之路。游锡火在中国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合作研究和推广阿维菌素类产品,并于1998年8月创立中农华威,专注驱虫服务,至今已成为兽用驱虫药领军企业。
阿维菌素是继青霉素发现以来,抗生素科学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该项目与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项目,共同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多年来,游锡火一直致力于兽用驱虫药领域研究,带领团队研究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和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等兽用抗寄生虫药,是国内最早的阿维菌素类产品研发团队。同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研发项目,在驱虫药领域取得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30余项专利,开发20多个新兽药产品。在总结科学研究、实践防控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规模化养殖寄生虫控制程序”——《中农驱虫模式》,该驱虫模式及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大幅度减少因寄生虫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正是因为对兽用驱虫药的这份专注和深耕细作,游锡火所创立的企业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就注定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使命,这也正是游锡火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
“生命与健康”:投身包虫病防控
在研究推广阿维菌素项目过程中,游锡火因缘际会结识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他们扎根新疆,一直致力于包虫病防控研究。游锡火被他们坚定信念所感染,毅然决然的投入其中,资助他们进行包虫病的防控,尤其是犬包虫病防控药物吡喹酮咀嚼片的研制,从最初的制剂类型选择、上千个配方调整、到后期的田间试验等等,这个过程一坚持就是十几年。
包虫病不仅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一种疾病,它更多的关系到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西部农牧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之一。保守估计我国有6600万人受到包虫病威胁,人间感染率在3.1%~31.5%,患病率在0.5%~5.5%,局部高发区人群患病率高达5%~10%;据农牧部门不完全统计,包虫病每年给我国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逾100亿元,而且由多房棘球绦虫引起的泡型包虫病危害更大,如果在发病初期没有及时救治,10年患病人死亡率可以达到95%以上,被称之为“虫癌”。
2006年,游锡火带领团队与新疆畜牧科学院在国家科技部万钢部长的见证下签约全国科技支疆《犬用诱食性吡喹酮新剂型的研制与应用》项目,并开展联合攻关。经过十年的研究并经大量临床验证,该产品对犬细粒棘球绦虫驱除率达100%,自动吞服率90%以上。游锡火与包虫病项目团队足迹遍布我国西北七省各个县市,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带来了可喜的成果,从2006年至2021年,与新疆畜牧科学院、新疆医科大学开展包虫病防控药品的研制,并产业化推广应用。以防控药品为基础,建立新型包虫病防控药物、诊断试剂、包虫病管理云平台、智能自助取药机、智能药盒的“五位一体”的物联网智能包虫病防控管理系统,创建了“犬犬投药,月月驱虫”的智能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处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列入国家农业农村部、卫健委等包虫病防控的单一采购源产品。自2016年,包虫病防控药物吡喹酮咀嚼片上市以来,已在我国西北部包虫病高发省区实现较大范围推广应用,累计发药量近80000万片,取得了显著的防控效果,人感染率由2.68%降低至0.18%。该套系统及技术产品作为包虫病防控“中国方案”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府采用,先后同吉尔吉斯国立农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和蒙古国兽医研究所建立三所“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农业部、蒙古国畜牧兽医总局等政府部门签署包虫病防控合作备忘录,为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包虫病联防联控,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游锡火牵头建设“中国—中亚人兽共患病防控专业科技创新院”,担任秘书长兼执行院长,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包虫病预防与管理合作中心、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动物包虫病参考实验室、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吉尔吉斯国立农业大学、蒙古国兽医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与企业共同组建,是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平台,为人兽共患病防控国际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对于游锡火来说,包虫病防控是攻坚克难人兽共患病的一个阶段性胜利。现在,他将目光从包虫病转移到了更多被人忽略的人兽共患病,正带领团队着手开发布鲁氏菌病、黑热病等人兽共患病防控技术手段,防控产品也从兽药、诊断试剂等传统产品,跨界到物联网、防控系统、防控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
“责任与担当”:用行动回报社会
游锡火经常说:创业是为了更好履行社会责任,自创业之始,就担起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吡喹酮咀嚼片研制成功后,向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西部各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捐赠大量产品,用于各地包虫病防控;在非典流行时期和各种动物疫病突发期,向行业协会、政府机关和养殖场累计捐赠800余万元消毒药品;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大地震时,向重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同时还在四川绵竹捐资建立“金花帐篷学校”。在新冠病毒肆虐初期向各地捐赠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100余万元防疫物资。
游锡火不仅支持社会公益活动,还坚持做福利企业,他创办的企业先后累计接收并安排上百个残疾人士工作岗位,每年年会,还会亲自为这些优秀的特殊员工颁奖,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在领奖台上得到的不仅是证书,更是尊重、鼓励和自信,让更多的弱势群体能够自信、自立、自强。
在对事业的执著和社会公益活动的热心,使游锡火身上有了更多的使命,包括民进中央科技医卫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协委员、黄冈市政协委员等等。但在生活中,他更愿意回归平淡,他只把自己喻为一介农夫,居住在湖北蕲春的农家院里,闲时种菜、钓鱼,照看下几只羊,周末偶尔和朋友聚于此地喝茶畅谈,收获季节与亲友分享纯天然蔬果。
“扎根与奉献”:赤诚之心再追教育梦
历经二十五年之久,命运的齿轮让游锡火再次回归到教育事业上。他曾经说过,从北京到湖北发展,是他这半生做过的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决定。2017年,由于北京开始实施产业外迁,最终在蕲春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游锡火带领团队从首都北京搬到“药圣”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2021年,游锡火与纺大结缘,入选武汉纺织大学“湖北产业教授”,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及硕士研究生导师,积极推动学校全健康学科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在游锡火的积极推动下,武汉纺织大学成立了校级科研平台——李时珍全健康研究院,游锡火被聘为院长,并建有实验室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涉及药物开发、天然产物和合成生物等领域。同时组建创新团队负责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先后申报了10多项发明专利,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项目等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此外,他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全健康》通识课程,课程以动物健康、环境健康和人类健康等“全健康”统合发展,提升学生的全健康领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同时他注重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教育,分享创业经验,联合打造产学研实践基地,用自身的经验、资源和平台去指导、去探索,确保学以致用,用以致效。
二十五年前,他从一名教师走上了创业之路;二十五年后,他用实践创业经验和科技成果再次投身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推动产学研合作和产教融合发展。在民进武汉纺织大学支部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游锡火谈到,作为民进会员,“立会为公,参政为民”是一生的荣耀和责任,自己将立足纺大,勤勉工作,不辱使命,服务社会,为学校发展和组织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